7月5日上午,周口市政协副主席、淮阳区委书记马明超带队调研淮阳区教育项目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抓实、抓细、抓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区领导苏中林、马自成、邹松、李启明、朱希炎及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随同。
马明超一行先后到红旗中学、腾达学校、陈州高中、文明小学、新星小学、五星学校、人民中学等处实地察看。每到一处,马明超都认真听取有关负责人工作汇报,仔细询问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问题。调研过程中,大家边走边看边讨论,为淮阳教育发展积极发表意见、出谋划策。在红旗中学,马明超一行仔细查看建筑风格,了解工程进度,今年秋季是否能够招生等情况。他指出,红旗中学地处淮阳西三环,是未来周淮融合发展的黄金地段,我们之所以把这所学校叫红旗中学,就是希望她能成为淮阳教育的一面旗帜,在周淮之间高高飘扬,建设者、管理者、育人者一定不要辜负区委、区政府和淮阳区人民的厚望。
在陈州高中,马明超登上该校运动场观礼台,详细了解陈州高中新运动场建成后的使用情况,在得知学生在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绿色环保的场地上做早操、上体育课,积极参与运动健身,且晚上对市民开放后,他十分高兴地说,“建设这样一个漂亮的运动场,就是为了让学生和群众充分使用,要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共享,倡导全民健身、全民共享体育资源,学校不仅要培养出能进名校的高水平学生,也要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马明超强调,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运动场是济源援建的,我们要永远感谢济源人民对淮阳的大力帮扶,牢记济源人民的深情厚谊。
调研结束后,马明超在人民中学作了点评。他指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事关淮阳未来发展和民生福祉,我们大力推进公立学校建设、开展公立教育资源整合,是落实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的需要,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适应城镇化趋势的需要,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渴求的德政工程。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持续贯彻“不留遗憾留空间、打好基础利长远”的理念,抓住撤县设区等机遇,坚持正确方向,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马明超要求,要千方百计推进新建学校按时完工。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督促施工方按照合同约定,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按时完工、按时招生。要积极推进公立学校资源整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整合现有公立教育资源,使学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使师资等更强大、更优质,更受群众欢迎。要强力推进强校带弱校工作。通过强校带弱校,实现管理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处处皆名校、处处有名师”的淮阳教育特色。马明超指出,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家乡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要出台配套制度,保障进城务工者子女也能享受到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马明超强调,要严把工程质量,严抓安全生产,扎实做好暑期学生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工作。马明超强调,教育要办好,教师是关键。城区新建学校所需教师一律在淮阳区内公开遴选,坚决杜绝打招呼、徇私情,确保师资高水平,教育教学高质量。新学校、新老师,一定要有新教风、新学风、新面貌、新气象,结出新硕果,让区委、区政府放心,让广大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