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 土地综合整治破瓶颈 精准要素保障促发展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07-14 16:12:25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盛夏,郸城县142万亩小麦颗粒归仓,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又获丰收。金丹科技把玉米变成生物降解新材料、正星粉业特制面粉抢占市场、盛元食品面包销往全国、豫树食品盒装烩面成为标杆……一个个现代化企业扎根豫东,茁壮成长,成为郸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这些成果,正是郸城县以土地综合整治破局要素制约、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近年来,郸城县坚决守护好耕地红线,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全域建设高标准农田,让每一寸耕地成为丰收的沃土。通过村庄综合整治、腾挪“小片荒”空间、盘活“旧宅基”存量、精准保障产业用地等举措,打造了“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郸城样本”。

  腾挪空间,盘活沉睡资源筑根基

  在文昌大道旁边,占地1014亩、库容167万立方米的引江济淮调蓄水库宛如一个“宝葫芦”镶嵌在豫东平原,焕发着勃勃生机。“项目用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解了关键水源工程的燃眉之急,让郸城县在全市率先喝上长江水,惠及全县137万群众。”郸城县中州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鑫指着覆盖全县的供水管网监控图介绍。

  面对发展用地紧张局面,郸城县向存量要空间,向整治要效益。全县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全面推动村庄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对“小片荒”、闲置宅基地、废弃坑塘等低效闲置土地的精准梳理与高效整治,共腾退土地3617.68亩,成功转化产生宝贵的用地指标1166亩。

  这些来之不易的指标,成为支撑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及时雨”。郸城县紧密结合产业布局和规划要求,加快办理用地报批手续,已精准保障12个乡村产业项目落地生根,总计用地512.75亩。宁平镇双豪养殖家庭农场、城郊乡建全水产养殖基地、南丰镇青年鸭养殖基地、汲水镇新鑫种鸡孵化园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地基”。

  保耕提质,“三位一体”严守红线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郸城县深知重任在肩,创新运用“三抓”工作法——科学系统抓全面、铁面无私抓执行、踏石留印抓实效,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成效斐然。

  郸城县现有耕地面积109164.3公顷,不仅牢牢守住,而且超出省下达耕地保护目标任务250.97公顷;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4345.72公顷,超出省下达目标任务0.29公顷,真正实现了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总量动态平衡。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郸城县作为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核心区,总投资5亿多元,建设了21.5万亩“全流程数字化控制”的高标准农田。豫丹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雷承包的高标准农田里,装有北斗系统的播种机实现了玉米精量播种、整齐划一,密植滴灌技术较传统方式节水50%以上。“耕作成本降低了15%,生产效率提高了20%。”王雷算了一笔增收账。

  精准保障,服务项目“等地来”

  在郸城县盛元食品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洁净车间里,奶香扑鼻,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这个占地6000多平方米、年产能15000吨的现代化工厂,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一年。“这座220米的超长厂房是县里为我们量身定制的,真正实现了‘地等项目’。”公司总经理王兆坤感慨道。

  这得益于郸城县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索出土地整治新模式。全县共整治出增减挂钩土地指标2.37万亩,不仅解决了历史欠账,更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充足空间。吴台镇张楼行政村段岭自然村便是典型,昔日的“废坑塘”变风景线,整理出的百余亩土地已种上庄稼。“春节前仅用两个多月就在6个村整理出630多亩储备土地,既保发展又美环境。”吴台镇镇长朱彦霖介绍。

  今年以来,郸城县以满足村民需求为基础,通过拆旧建新、地块整合、位置调整等方式,进一步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截至目前,已盘活闲置土地353.1亩,收缴土地出让金1.9693亿元,今年计划出让1500亩,预计收取土地出让金10亿元。通过盘活存量用地、建设标准化厂房,五年间成功保障了金丹科技40万吨淀粉、巨鑫生物原料药等53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

  “五位一体”,织密执法防护网

  守住耕地红线,离不开铁腕执法。郸城县自然资源局创新开展执法、耕地保护、调查监测、督察与政策法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改革,打破职责分散壁垒。通过做到组织保障、责任落实、督导问责“三个有力”,创新巡查监测、监管集聚、监督指导“三种方式”,实现技术、手段、方法“三个转变”,并搭建“星空地”三位一体综合预警及决策指挥平台,织密了自然资源执法的“天罗地网”。

  “20天摸排全县2013年以来所有图斑!”军人出身的县自然资源局土地执法大队队长于长征曾立下军令状。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最终以全市第一的成绩完成摸排。加强耕地保护,加大巡查监管力度,以“零容忍”态度从严打击各种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实现全县违法占用耕地“全清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连续四年实现“零新增”。近三年,经调查核实的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通过系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郸城不仅守住了沃土良田,更激活了沉睡资源,为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其“保发展、守红线、促振兴”的实践经验,正为农业地区破解用地瓶颈提供着可复制、可推广的“郸城样本”。(记者 徐松)

责任编辑:王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