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因菜而兴、因菜而富。
近年来,为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质量强县、品牌强县建设,扶沟县以打造“扶沟蔬菜”区域公共品牌为抓手,扎实开展品牌创建、新品培育、规模种植、绿色生产、冷链物流、营销宣展、引强培优“七大行动”,积极申报“美豫名品”,全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扶沟蔬菜”区域公共品牌,助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扶沟县是农业大县,蔬菜产业是当地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品牌产业,该县先后被评为中国果菜十强县、中国绿色生态蔬菜十强县、中国十大蔬菜之乡、中国设施蔬菜十强县。目前,全县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18家、千亩以上蔬菜园区12个、百亩以上蔬菜园266个、年育苗2000万株以上的现代化育苗工厂12家,蔬菜产业从业人员12.36万人,种植蔬菜5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8万亩、露地蔬菜34万亩),年均产量370万吨,产值46.8亿元。目前,蔬菜产业已成为扶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扶沟县坚持“提质效、扩规模、创品牌、延链条、建平台、强体系”的总体思路,发挥蔬菜特色产业优势,构建覆盖全链条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申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推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持续擦亮“中原菜都”品牌。
据了解,“美豫名品”作为河南省重点打造的公共品牌,旨在提升河南品牌的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扶沟县将积极推进“美豫名品”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扶沟蔬菜”集体商标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做好申报工作,扶沟县成立以县市场监管局为牵头单位的工作专班,制订详细的申报方案,从品牌创建、种苗创新、规模化种植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扶沟蔬菜”的品牌价值。
在品牌创建方面,扶沟县出台《关于创建“扶沟蔬菜”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规划(2025—2030)》,制定《“扶沟蔬菜”区域公共品牌保护工作机制》。县市场监管局依托县商标品牌指导站精准发力,结合地域特色、土壤气候条件及传统种植养殖优势,重点培育优质蔬菜、特色瓜果等农产品商标,打造特色优质产品品牌;支持创建“美豫名品”,指导建立“基地+龙头企业+产业链”的多品牌培育模式,为扶沟县蔬菜产业提供注册商标辅导、地理标志商标运用指导等个性化服务;加快推进“扶沟蔬菜”集体商标的注册,构建蔬菜产业“母子品牌”结构体系。今年,该县力争“扶沟蔬菜”“1+2+N”商标注册成功;申创“吕潭胡萝卜”“安冠西红柿”等绿色食品、豫农优品、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8个。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扶沟蔬菜拥有商标48个,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50多个,其中,“扶沟辣椒”“扶沟西瓜”“扶沟韭菜”“扶沟青茄”“扶沟猕猴桃”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三品一标”农产品58个,“豫农优品”7个。“南北绿韭”和“天御红”品牌被评为全国蔬菜十佳畅销品牌,扶沟韭菜种子占全国韭菜种子市场份额的70%。扶沟蔬菜实现“北上南下、进京入海”,出口到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
在种苗创新方面,扶沟县依托河南农大扶沟蔬菜研究院、中原农谷扶沟蔬菜研发基地、河南绿久太空育种试验站等创新载体,研发出“我有人无”的新品种,着力打造全国蔬菜种苗创新示范区。
在规模化种植方面,扶沟县加快推进现代化蔬菜产业园一体化建设,今年新增设施蔬菜5000亩。
质量管控是品牌建设的关键。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并完善辣椒、西蓝花等5种果蔬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县农业农村局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从源头到餐桌实现全程监控,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县蔬菜发展服务中心把柴岗梅桥、汴岗水泉、曹里西吴蔬菜园区提升为标准化应用示范基地,推动蔬菜产业标准化发展。
在营销宣展方面,为提高“扶沟蔬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扶沟县加强与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合作,讲好“扶沟蔬菜”品牌故事。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展示扶沟蔬菜的特色和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目前,扶沟蔬菜畅销北京、上海等地大中型农贸市场,并出口到越南、印度、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在冷链物流及精深加工方面,扶沟县加快京东物流(扶沟)智慧物流港、新希望净菜加工项目和蔬菜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把扶沟建成集预冷、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冷链产地集配中心,实现扶沟蔬菜“通江达海”。
在人才支撑方面,坚持“招引培用”并重,努力打造一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支撑的创新型、专业型蔬菜人才队伍,为蔬菜产业提质提速提供更好支撑。
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扶沟蔬菜”集体商标新鲜蔬菜、加工蔬菜两个商品大类的申请, 已初步完成“扶沟蔬菜”广告宣传、展览、市场营销类集体商标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全县蔬菜类商标已达606件。
扶沟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扶沟县将以创建“美豫名品”为契机,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扶沟蔬菜”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记者 金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