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天气明显凉爽了许多。
太康县银鑫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纺织工人正在不同岗位上忙碌着,有的在细纱机前来回检查纱线断头情况,有的搬运纱管,还有的拿起扫帚清扫地面。
40多岁的刘瑞霞是其中一位纺织女工,工作岗位在细纱车间,是一名挡车工。“现在通过技术改造,我们挡车工比以前轻松多了,纱线断头率低了,产量比以前提高了,我们每个月按计件考核,收入自然也就提高了。”在细纱机旁,刘瑞霞一边擦拭汗水,一边抬高嗓门说。
刘瑞霞口中的技术改造,是今年2月份公司实施的A区5万锭精梳紧密纺改造项目。该项目通过对纺纱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老旧设备换“芯”,既可以节省建新生产线的成本,也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智能化水平。
“我们这个车间建设时间比较早,生产设备当时很先进,可随着时间推移,设备逐渐落后,难以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和市场竞争形势。”该公司总经理张东森介绍道,同时县工信局等相关部门积极鼓励他们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多次到企业进行走访,了解相关情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于是,该公司对原有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市场竞争需求。
“技术改造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压舱石’。”太康县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过程中,他们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为技术改造保驾护航。同时,他们还扎实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根据金融产品清单和企业融资清单,深入对接银企双方需求,实现互利共赢,解决企业技改项目资金不足难题;用足用活国家关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政策,激发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动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进度,尽快形成工程实物量,完善增值税发票手续,确保技改项目入统应入尽入;建立激励机制,提升企业投资意愿,增强企业内生动力,鼓励支持企业实施高端、智能、绿色三大技术改造。
“目前,银鑫棉业A区5万锭精梳紧密纺改造项目正在顺利实施,部分改造好的纺织设备已开始有序运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张东森对记者说,项目改造完成后,公司的产能预计可以提升30%,能耗可以降低10%,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有效促进生产模式转变和产品质量提升。(记者 张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