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一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11-20 08:31:5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全市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四,经营主体规模突破99.7万户,粮食总产稳定在180亿斤以上,周口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大关……11月19日,周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周口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主发布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卫素荣主要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市切实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重任的情况,即综合实力跨步跃升、临港经济蓬勃发展、农业强市蹄疾步稳、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纵深突破、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回顾这五年,全市上下砥砺前行、奋勇争先,全面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三川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现代化周口建设实现新突破、迈出新步伐。”她说。

  产业能级实现整体跃升

  “十四五”以来,我市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重点产业链群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卫素荣介绍,总投资145亿元的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建成投产,世界首条“5600mm+5500mm双超宽机架”宽厚板生产线全线贯通,纺织服装产业入选全省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全省最大的智能终端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金丹科技乳酸产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乳酸、聚乳酸加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最为完善的企业之一;巨鑫生物等生物医药龙头相继落子。在服务业新体系建设方面,淮阳、沈丘、西华荣获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推动数字化转型是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战略之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楠介绍,我市高标准建成大数据产业园,累计开通5G基站1.25万个,位居全省第五,光纤宽带覆盖率达98%;深入实施“一转带三化”行动,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100%;建成国家级智能工厂1个、省级智能工厂(车间)77个,获批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试点示范企业2家,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区2个;推动1200多家企业开展新一轮智能化改造。

  创新发展动能持续积聚

  “十四五”期间,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作为工作着力点,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林介绍,全市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9家,是“十三五”末116家的3.2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71家,是“十三五”末162家的6.6倍;新增河南省“瞪羚企业”13家、创新龙头企业3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显著提升,2024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达38.78亿元,比“十三五”末的16.47亿元增长了135%;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1.07%,比“十三五”末的0.5%增长了114%。

  创新载体平台量质齐升。崔林提到,周口国家农高区顺利获批,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淮阳、鹿邑、沈丘、商水4家开发区成功晋升为省级高新区,全市省级高新区数量达到6家,总量位居全省第二;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1家,总数达到195家,比“十三五”末增长71%;伏羲实验室正式运营,中原食品实验室澄明食品产业园协同创新实验室挂牌。

  开放枢纽功能显著增强

  “十四五”以来,我市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形成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益海嘉里、安钢、瑞茂通等一批大项目纷至沓来,带动钢铁新材料、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临港偏好型产业快速发展;累计建成规模性港口8个,开通24条国内和19条国际集装箱航线,真正实现‘箱通世界、货运全球’。”卫素荣说。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勇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开工建设3条高速,总里程188公里,总投资202亿元,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700公里,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干线公路总里程达2524公里,位居全省第四位,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提升至67.6%;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19万公里,位居全省第四。

  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卫素荣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构建“2+N”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新格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周口市作为全国唯一地市级代表介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经验。

  民生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十四五”以来,我市集中力量办好民生所急、民心所向、能够办成的实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十四五’期间连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水平逐步增长,社会保障‘兜底’作用更加坚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波说。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42.4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56.9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9.87万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190万人。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社保经办服务网络,全市共建成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级便民服务网点5300多个,实现社保经办服务全覆盖。

  卫素荣介绍,全市民生支出超2000亿元,新增城镇就业累计超35万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增高校4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3所,完成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472所,基础教育质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健康周口建设扎实推进,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心血管等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基本建成;覆盖市、县、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建设。

  经营主体培育成效显著

  “十四五”期间,我市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聚焦经营主体培育的堵点、痛点,多举措营造宽松便捷、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坚持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持续压缩办事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形象。”市市场监管局三级高级主办张玉杰说。她介绍,在便利服务上,推出绿色通道、延时服务、帮办代办等暖心举措;在提升质效上,大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行业、跨领域应用,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在降低成本上,推行线上“一网申请”、线下“一窗通办”,全市推行“马上办”“即时办”,免费为新开办企业刻制公章、寄递营业执照。目前,企业设立“网上办”比例达到90%以上。五年来,全市企业开办平均办理时间最短压缩至0.17个工作日。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经营主体数量由2020年年末的59万户增长到99.7万户,位居全省第三位。(记者 何晴 王凯)

责任编辑:乔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