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一域一特色”产业布局绘就乡村振兴“五彩画卷”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09-15 08:37:28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东部药香弥漫,西部红薯饱满,南部冬瓜垂坠,北部辣椒五彩,日光温室大棚“点缀”中部……郸城“一域一特色”产业布局,在金秋时节的广袤田野上绘就出一幅“五彩画卷”。

  东部,宜路镇的药田如绿色海洋,白术、地黄、桔梗在秋风里微微摇曳。“咱们这药材,从种到收再到加工,‘一条龙’全包。”正忙着指导农户收割的合作社负责人语气里满是自豪。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该镇药材种植突破2万亩,成立专业合作组织52家。小小药材,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西部的汲冢镇,则是另一番火热场景。铁犁翻过沙土地,饱满红润的薯块跃出地面。“一亩产5000斤,收益超过3000元。”李寨村负责人拍去手上的泥土,指着远处正在作业的智能滴灌设备说。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机制推动下,红薯在这里告别“零碎散”,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真正让效益落入农民口袋。

  南部的钱店镇,黑皮冬瓜挂满竹架,犹如墨绿宝石垂坠田间。“亩产近2万斤,一亩稳赚8000元。”种植大户李怀彬弯腰托起一颗近一人高的冬瓜,笑容如秋阳般灿烂。作为“中国黑皮冬瓜之乡”,钱店镇不仅种瓜,还建冷库、办加工厂,让冬瓜实现“全年卖”、成“蓉”出县。昔日的“黑疙瘩”,正在变成富民“金元宝”。

  向北而行,虎岗乡1.4万亩辣椒迎来采收高峰。红的是朝天椒,黄的是泡椒……村民们忙碌其间,动作飞快。“亩净利润2000元以上,120亩,你算算。”种植大户侯灵根一边装袋,一边朗声笑道。依托“公司+基地+服务站+农户”,该乡构建“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让小小辣椒真正托起群众致富梦。

  中部的丹阳街道,619座日光温室大棚在秋阳下熠熠闪光。棚内绿意汹涌,番茄挂果、黄瓜带刺、叶菜凝翠。“一年两茬,一个棚产值25万元。”技术人员掀起棚帘,热浪伴随着蔬菜清香扑面而来。通过“六统一”管理及专家团队驻点指导,这里实现四季常青、全年增收。每天,近4000人在这片绿色工场中忙碌,日工资60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布局优,产业兴。如今,郸城全县已发展花生20万亩、药材4万亩、冬瓜3万亩、辣椒3.8万亩、红薯3.1万亩……这一串数字,正是郸城大地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篇章的生动注脚。(记者 徐松 通讯员 邱森)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