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栋、冯源委员:
你们联名提出的《关于周口市后疫情时代下的经济发展建议》已收悉。市人社局收到你们的提案后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党组会议。对提案中涉及我局的后疫情时代下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培养和吸收人才的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责成相关的科室按时限要求认真进行提案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党组会议进行汇报。现就你们提案中的有关问题和建议,答复如下:
一、建立“131”服务模式,开展就业精准服务
全市人社系统紧紧围绕“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市场主体就是稳就业保民生”重心工作,为农村劳动力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助力企业稳岗达产增效。
一是组织大型招聘会和线上网络招聘活动。积极开展“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的“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大型专场招聘会活动、组织开展了“金秋大型招聘”活动以及开展百千万网络招聘活动。在人民政府网、云上服务、58同城网络招聘网、人社网站等平台开设了招聘活动专栏,发布用工信息。以及实施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大力开展用工推荐、远程招聘、网上面试等供给服务保障。
二是开展“豫见江苏”“豫见广东”“豫见上海”等点对点省际对接服务,加强与省际省内劳务合作。建立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重点地区劳务协作关系,为全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拓展渠道、搭建桥梁,引导剩余劳动力有序输出。
三是开展情暖农民工“131”服务模式,积极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吸纳困难群体就业。对“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劳动力和贫困劳动力进行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实施托底保障,全力保障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
在今年的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百千万网络招聘活动以及送岗直播、金秋大型招聘活动中,全市组织专场招聘场次78场次、直播送岗场次30场次、己经有组织输送专车数498车、己经有组织输送务工人数17372人、省际劳务协作场次13场次。全市统筹组织参加招聘企业1600家,有意向招录人数74824人、政府组织现场招录43072人,人发放宣传单数量318389份、服务170930人次,签订就业意向书44063人。
二、拓宽创业资金渠道,改善创业环境
一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为企业争取更低的贷款门槛、更多样的担保形式,扩大贷款受益面、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低息贷款创业支持,最高额度为300万元,贷款期限为两年,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是发挥政策扶持资金的重要作用。根据《河南省大众创业扶持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豫人社〔2017〕77号)和《河南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豫财社〔2018〕8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初创公司,分别给予2万元至15万元资金扶持,为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和社会资源,不断优化创业环境。
三、积极培训和吸收人才
一是制定详实引进办法。周口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周口市“1+21”一揽子人才政策汇编》,我局也配合出台了相关人才政策,不仅吸引高层次人才,更要吸引省内优秀毕业生来周口工作,吸引外省优秀毕业生到周口就业、创业;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立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相衔接的政策通道,创新现有人才的激励机制。
二是组织、举办各类招才活动。在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统筹下,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自2018年以来,市人社局组织全市重点企事业单位连续参加4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通过参加郑州主场招聘活动、“豫创天下”创新创业大赛,举行重大人才科技项目签约仪式和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有力宣传了周口人才政策,为我市引进了各类所需人才。
三是扎实开展走访调研。了解掌握人才的需求情况,包括人才的层次、结构、数量等等。要制定激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选要高薪重奖,使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用人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完善服务配套措施。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和开发现有人才资源,努力形成尊重人才、崇尚知识的社会氛围,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抢抓机遇,全力为实现周口“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是持续高质高效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是今年省市首要的民生工程。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书记张建慧在前段召开的全市财经委会议上对人才工作提出了“再登新高峰”的要求,结合我市农业产业特色和工业主导产业,提速培训和工业经济中主导产业评价机构建设,努力打造一县一产业的劳务品牌,努力争取鹿邑化妆刷、太康焊工、西华胡辣汤率先进入全省劳务品牌,使劳务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竭尽所能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努力联合社会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职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不断通过开展创业就业、助企招工和培训吸引企业所需人才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市后疫情时代下的经济稳步发展。
最后,对委员们对人社工作提出中肯建议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也请你们继续关注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促进我们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祝各位委员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2022年9月28日
(联系人:毕保峰 联系电话:155386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