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贷款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望着满载新粮的卡车驶入粮库,商水县粮食收购户老赵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往年收粮季,他总愁“粮等钱”——跑银行、等审批,手续多、耗时长,好行情来了也不敢放手收。如今手机上点一点,贷款就到账,让他直呼方便。
“融资慢、融资难”曾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分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主动作为,聚焦农村数字金融产品创新,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痛点,打通信贷资金到村“最后一公里”,让金融活水借助数字化管道高效流向田间地头。
数字化平台成为整村授信的“加速器”。周口市农商银行系统以郸城、沈丘为试点,推进“合家好”数字产品平台上线,客户经理通过移动端APP即可完成信息采集、授信测算与合同签署全流程,大幅提升办贷效率。依托平台智能审批功能,当地农户授信时长已由此前的3至5天缩短至1天以内,实现“客户经理最多跑一次,客户一次也不用跑”。截至今年8月上旬,全市通过数字化平台累计完成信息采集283.13万户,覆盖率94.63%;累计预授信209万户、金额1400亿元;线上“合家好”产品累计授信34.37万户,累计用信632亿元。
在数字金融工具的赋能下,基层信贷服务跑出“加速度”。邮储银行商水县支行信贷员贺刘宾虽已临近退休,却熟练运用数字工具为农户排忧解难,被乡亲们亲切地唤作“老贺”。今年“三夏”大忙前,粮食收购户赵学升因资金短缺眼看收购要“卡壳”,老贺通过线上操作,仅用2天就为其办妥500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周口市分行还创新推出线上“粮食收购贷”,依托大数据开设数字化助农绿色通道,配发150余台移动展业设备,实现融资需求快速响应,让资金供给精准对接农时。
针对传统金融服务难以高效响应“短、小、频、急”资金需求的短板,数字技术也给出了破解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分行指导太康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数字技术为支点,创新推出“中富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聚焦“三农”、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采用“线上提交+智能审核+实时到账”模式,全流程电子化处理,平均3分钟即可完成审批放款,有效克服了传统服务在时间、空间与成本上的缺陷。
从“粮等钱”到“钱等粮”,从复杂审批到“指尖放贷”,数字金融正为我市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农户的每一笔守信还款记录都为信用档案“加分”,“数据多跑路”让“信用变现”更便捷,普惠金融的活水正持续滋养田间地头的发展希望。(记者 李艳华)